如何从3000名基金经理中脱颖而出
截至8月底,名基我国公募基金经理数量突破3000名。金经从1998年启航以来,理中历经24年的脱颖发展,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已突破1万只,而出资产管理规模突破27万亿元,名基基金经理人数也突破了3000名,金经公募行业可谓驶入了发展快车道。理中
对于公募行业来说,脱颖基金经理数量突破3000人,而出堪称行业发展蔚为大观的名基标志之一。行业起步之初,金经只有2只规模各为20亿元的理中基金,基金经理也只有两位,脱颖分别是而出国泰基金的徐智麟和南方基金的杜峻。
在资产管理行业,公募基金是“金融王国皇冠上的明珠”,想要进入,需要迈过很多硬性门槛。
首先是学历背景。就目前而言,公募行业招聘通常要求应聘者是“清北复交”等名校的毕业生,最好还要有理工科和金融学科的双重学历背景。而面向海外高校的招聘,则要求应聘者必须毕业于常青藤名校或者是世界知名高校。
其次是投研历练。只有在公司内部的研究员团队中脱颖而出,才能担任基金经理。不为人所知的是,基金公司投研工作的强度非常大,不仅要阅读上市公司各种公告,还要参加各种论坛讲座,重点跟踪的标的还必须深入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等等。而上述努力仅仅是基础性工作,最关键的是要把研究落到实处。研究员推荐的投资标的只有在市场上表现优异,才有机会成为基金经理。
即使担任了基金经理,同样面临很大压力。跌宕起伏的股价走势、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众声喧哗的各种杂音,都给基金经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开放式公募基金产品要求每日披露净值,这意味着基金经理的每日成绩都要被投资者检视。短期业绩欠佳时,投资者、销售渠道乃至媒体的报道等,也都会给基金经理带来压力。
那么,如何从3000名基金经理中脱颖而出?想要在同样是学霸的同行中胜出,这或许已不单单是投资能力的比拼。因为无论多么聪明的基金经理,也绝对不敢保证能拿到年度冠军。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是,部分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非常糟糕,不仅严重落后于同行,也严重落后于指数。这让我们难免心生疑惑:为什么有些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会这么差?
首先是考核体系。尽管都在强调长期考核,但长期考核也是短期业绩叠加而来的,而且业绩往往和基金规模挂钩。因此,一旦过于关注短期业绩,基金经理的操作难免不受影响。
其次是基金经理的心态。我们通常会嘲笑散户追涨杀跌。事实上,热衷追涨杀跌的基金经理同样不少。在理解了投资本质的基础上奉行长期主义的基金经理其实并不多。
某种意义上说,在投资领域,长期主义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股神巴菲特,他95%的财富都是在其60岁以后取得的。如今他已经92岁了,在股东大会上依旧精神矍铄。
在资产管理行业,活下来,活得久,才是最重要的。
- ·良品铺子遭高瓴“清仓”,三只松鼠被IDG“抛弃”,零食赛道不香了?
- ·无网无电可支付 数字人民币解锁新功能
- ·红星大败局
- ·特斯拉美股盘前跌近5%,此前在美国和欧洲下调电动汽车价格
- ·又一家央企退场保险业,第4家外商独资寿险公司会就此诞生吗
- ·调查:逾九成日本成年人感受到物价上涨压力
- ·降了降了!种植牙均价可降至900元,平均降幅55%,患者何时能享受?
- ·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于欣丽:标准化对于可持续发展和数字经济作用巨大
- ·亚洲第一人!印度首富成全球第三大富豪
- ·突发!东航、南航宣布:拟从纽交所退市
- ·枢密院十号:两个麦卡锡,有没有亲戚关系?
- ·又是别人家的年终奖:96年员工奖一辆宝马!刚刚,“兔年第一妖股”炸板
- ·高瓴系“清仓式”抛售良品铺子,谁在进场?
- ·华科资本12月末每股资产净值1.010港元
- ·全面无反?尼康继续否认将退出单反相机市场
- ·朗诗绿色管理2022年实现签约销售额约222.8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