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数字化让交通更智能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顾 阳 齐 慧 崔 浩
在安徽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园区运行的经济交通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项目。新华社记者 郭 晨摄党的日报二十大报告提出,十年来,数字我们建成世界最大的化让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更智机场港口、经济交通水利、日报能源、数字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化让
交通物理设施不断完善,更智让交通系统“肌肉”更强健,经济交通百姓出行有了更坚实的日报依托。而数字技术与交通融合产生的数字化学反应,则让交通系统“大脑”更智能,化让百姓能更便捷地享受出行服务——铁路互联网售票比例超过80%;电子客票应用覆盖全国高铁和城际铁路站、更智800个道路客运站和200多家机场;高速公路客车ETC使用率超过71%……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在不断提升规模的同时,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加快行业信息化重点工程和示范试点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水平。不过,面对全球最大规模、最复杂的交通需求,我国发展数字交通任务仍然艰巨。未来数字交通建设重点在哪里?还有哪些痛点?如何让公众更有获得感?
提升基础设施数字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对此,交通行业已有共识,此前发布的《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交通要全方位向“数”融合,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基础设施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电子地图基本全覆盖,“互联网+”便捷交通创新应用成效显著,“掌上出行”等新业态不断推出,“互联网+”高效物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线上物流组织效率不断提高。
“尽管行业信息化数字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行业数据基础依然薄弱,数据采集能力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与此同时,不同方式和领域之间数字发展水平不平衡,纵向的全国一体化协同应用较少,横向的综合性应用尚未充分整合、有效联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不足;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的融合深度、广度仍显不足,可规模化复制推广的模式和标准尚未形成,重建设轻运维问题依然存在。
针对这些问题,业内专家给出了相关建议。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在“创新技术赋能,构建数字交通‘新场景’”研讨会上表示,交通数字化的发展重点应落在基础设施和装备、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数字化发展生态方面。要通过数字交通全覆盖、全要素展现交通新业态。
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石宝林介绍,目前已经批复了3批348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从中可以看到数字交通建设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4个领域:一是基础设施领域的“感知提质”。以提升安全、效能、服务品质为发展方向,发展数字化勘察设计、智慧基础设施、智能维护运营。二是交通装备领域的“智能高效”。发展新型轨道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汽车等新型载运工具和智能建造装备,保障安全和降本增效。三是运输服务领域的“互联便捷”。为旅客、货主提供便捷经济可靠的服务,如全流程的电子客票等。四是行业治理领域的“在线协同”。政府、企业等业务系统相互协同,为公众提供线上“一站式”政务服务。
打造综合交通“数据大脑”
11月2日,浙江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这项世界级跨海大桥工程由大桥局、中国铁建港航局联合承建。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程充分发挥数据和数字技术的作用,采用智慧建造技术,将建立“一平台五系统”,即融合建筑信息模型、5G、技术与安全、环境感知、实时监控等系统的控制平台。
数据是数字交通发展的核心之一,也是智慧交通发展的关键要素,要让数据资源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大脑”作用。
《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一脑、五网、两体系”的数字交通发展格局。其中首要任务就是要完善部、省两级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架构,推进综合交通大数据体系建设,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综合开发和智能应用,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
具体来说,“数据大脑”就是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以数据、算力、算法为基础支撑的一种现代交通数字基础设施。它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正改变着交通控制和管理方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交通大脑’通过感知来形成类似人脑的智慧交通判断、决策系统,让交通像人的四肢一样灵活。”陈湘生表示,借助“交通大脑”,未来各类新型交通工具将更快、更灵活,车内信息及车辆之间将实现信息实时感知与交互,全新的出行模式会让出行更加智能、安全、舒适。
对于如何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长君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高度重视数据质量,数据需要融合并扩充维度,找到满足需求的参数和有价值的信息;二是通过建设“数据大脑”汇聚多方面动静态的数据,通过合适的算法、准确的模型,开发出解决交通运输行业实际问题的系统、平台或应用。
推进智慧交通新基建
近日,12306再次迭代升级,上线多个便民功能。如在APP上将车站名和城市名进行了清晰标注,当旅客购票遇到一个城市有多个火车站时,再也不会犯迷糊了。实际上,12306网站一直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持续升级。
专家表示,发展数字交通的重要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必须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让数字交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更多发挥作用。一方面,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拥有大量的高新技术,可以在数字化发展中提供更多支撑。另一方面,企业直接服务群众,能够及时发现需求,不断调整目标方向,让数字技术发挥更大功能。
一些交通建设领域的企业在交通数字化应用方面已经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中交集团积极探索“交通+数字化”,在无人驾驶和车路协同方面,通过全路段感知系统实现全过程管控。在重庆丰都和涪陵高速公路打造的车路协同项目中,以快速、快捷的信息传递提升服务水平。在云南服务区探索打造“线上一平台、线下一张网”,为乘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出行服务。
互联网及平台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也能在满足群众需求中发挥良好作用。百度智能交通首席科学家聂小建介绍,百度打造了一套“面向未来,服务当下”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既可以解决L4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长尾难题,又能解决交通管理及交通运输上的实际问题。在北京亦庄,通过对329个路口进行智能化升级,让市民出行更便捷;在重庆永川,智慧交管“上岗”后,市民们享受到更高效、安全的出行体验;在京雄高速,通过车路协同技术初步破解准全天候通行难题,卡车司机们不再受大雾等天气影响。
“随着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互联网出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线上物流组织效率不断提高,行业联网协同管理不断深入,网络安全与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建立。”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岑晏青表示,未来的数字交通发展,应面向安全、便捷和绿色出行需求,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此外,要围绕智慧铁路、智慧公路、智慧航道等领域加快推进交通新基建,掌握未来交通创新发展主动权。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经研判无社区传播风险可不开展区域核酸
- ·调查显示:美国不再受中国游客青睐
- ·金融时报:从遭遇冲击到化危为机 中国金融体系韧性不断增强
- ·东海期货:聚乙烯短期偏强 中长期承压
- ·阳光保险集团首次呈交港交所上市聆讯后资料集:前三季度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1% 募集资金支持业务持续增长
- ·HYGIEIA GROUP将于11月3日派发2021年末期股息
- ·腾讯音乐申请以介绍方式于港交所上市,下周三开始交易
- ·预计面临罢工,美铁取消9月15日起的所有长途列车
- ·刘强东发布内部信:集团高管降酬10%至20%不等
- ·增设C份额、下调管理费和托管费,基金为何降费让利?
- ·国常会:推进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 ·金融时报:从遭遇冲击到化危为机 中国金融体系韧性不断增强
- ·康芝药业:已启动委托子公司生产热炎宁颗粒相关准备工作
- ·道达投资手记:大盘震荡已两个月!等待方向选择
- ·“宁王”跌下万亿神坛
- ·毫米软体机器人会奔跑会游泳,堪比机器人领域的“小猎豹”!
- ·央行、银保监会: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 ·新品价格已曝光 荣耀X40新品发布会7款新品前瞻
- ·上市券商咋就这么青睐配股融资?
- ·确定了!蔚来手机明年发 本来今年可以但李斌“有追求”
- ·快讯!欧洲议会通过决议认定俄为“支恐国家”,扎哈罗娃回应
- ·“大信创”时代来临?概念股逆势活跃!四连板牛股上演“地天板”,2000亿“券茅”大跌超10%,发生了什么?
- ·宋国友:美国制造业回流,背后“捅刀”盟友
- ·9月17日零时起 江苏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全线开通使用
- ·把握趋势挖掘潜力 机构投资者与优质公司共成长 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 ·牧原股份超50亿定增补流获通过 上市9年募资278亿归母净资产增5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