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侵权难题如何解?法学专家从三方面支招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未经许可剪辑影视剧的短视“剪刀手”“搬运工”频频出现,一些短视频平台成为互联网领域侵权的频侵“高发地”,大量热门影视作品则成为被侵权的权难“重灾区”。
在11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办、题何陕西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学研究会协办的解法“短视频平台法律责任”线上学术研讨会上,多位法学专家聚焦破解短视频侵权难题,学专从三方面支招。支招
夯实平台责任
来自北京互联网法院的短视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频侵该院共受理涉短视频著作权纠纷案件分别为540件、权难729件、题何1284件。解法被诉侵权行为以复制型侵权为主,学专包括“切条”长视频、支招搬运短视频、短视添加背景音乐等。
进一步分析侵权案例案情,其中一些短视频平台通常以“内容是用户上传的”为由进行辩护,标榜“技术中立”,并称平台尽到“通知—删除”义务,从而利用“避风港原则”逃避侵权责任。
但在与会的法学专家看来,基于目前已达到的技术条件,这一说法已然站不住脚。“在现有技术发展下,‘避风港规则’已经滞后了,如果依然用‘没有能力’‘技术不能’等借口来逃避责任义务,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张楚说。
张楚进一步指出,现在人工智能的技术已经具备较高水平,短视频平台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关键词、图形结构等方式进行平台内容的侵权检测,“对于短视频平台的侵权责任认定,要看其是‘不能’还是‘不为’。如果仍然存在大量侵权内容,这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卢海君也有相同看法。他说,根据利益平衡原则、现有的技术条件及现实发展下,已经由被动的“通知—删除”规则过渡到增加平台主体责任的阶段。
“当大量侵权行为发生时,平台自称尽到了应尽的责任是说不通的。平台应当履行过滤、删除等事先审查等必要措施,否则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卢海君说。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陈兵表示,短视频平台不能以简单的“技术中立”“避风港规则”为由减免其应尽的尽职义务。他同时提醒,要防止“技术中立”成为平台运行算法中规避责任的理由,导致算法技术被误用甚至被滥用。
提高侵权成本
近年来,有关《扫黑风暴》《延禧攻略》《云南虫谷》等热播影视作品被侵权屡屡见诸报端。不少业内人士反映,对于短视频平台更易实施、更隐蔽、更复杂的侵权特点,权利人普遍遭遇“举证难、赔偿低、成本高、周期长”的维权难题。
这场学术研讨会也注意到“创作者‘赢了官司输了钱’,创新企业‘赢了官司输了市场’”等现实难题。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家库成员王艳芳直言,对比全球的音乐版权正版化过程,短视频侵权赔偿不是过高了,而是还不够。一个例证是有短视频平台一边喊着高额赔偿,另一边仍在持续侵权,原因在于其“付出的侵权成本远没有获得的收益高”。
事实上,官方多次明确“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成本”,并通过修订著作权法、出台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等,加大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惩处和追责力度。
不过,有法学专家注意到司法实践中“在损害赔偿的司法确定中,专利、商标与著作权各领域的发展不平衡”。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原资深法官宋健举例说,在游戏作品领域已有几千万元人民币的赔偿数额,但在视频领域不仅判赔额普遍较低,且与长视频作品的高创作投入、高风险以及当前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大环境背景不匹配。
谈及短视频领域判赔额的确定,宋健认为,首先应当根据个案因素确定,并非一概高判,也更非一概低判。但总体趋势是提高判赔额,提高侵权代价。“高价值的知识产权应当获得高判赔额,侵权现象才能够得到有效制止。”他说。
完善法律机制
法学专家同时着眼于强化知识产权的未来和根本。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提到的“避风港原则”,与会者认为,不能任其演变成部分短视频平台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挡箭牌。正如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曲三强所言,“避风港规则”本身不是一个免责的规则,而是如何取证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李扬表示,随着法律发展,“通知—删除”规则已成为必要措施的规制,并且不能排除“内容过滤”等新的措施,建议及时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使短视频平台等内容分发者建立事前“过滤机制”。
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原庭长姚兵兵表示,司法应当积极回应需求,调节版权侵权判定中的注意义务标准。
姚兵兵还说,在考察各平台履行注意义务所采取的版权治理措施是否适当时,既要以其客观上所能达到的程度为限,也应要求平台本着诚实守信原则,采取符合其商业模式、体现其预见水平和控制能力的预防性措施,为包括短视频平台在内的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完)
[编辑:黄钰涵]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A股公司总营收约相当于我国GDP的60%国航、南航、海航有望增开国际航班,预计最早6月底执飞港媒:“印太经济框架”形式大于实质,更多是在作秀重磅!央行20项举措建立普惠小微长效机制,避免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湖北谷城农商行被罚25万:股东股权管理不到位又拿“威胁”说事?英大臣称将对中企收购英国最大芯片制造商进行审查央行发文推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从制约放贷因素入手,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北京海淀1名垃圾分拣员感染,同村还筛出5名感染者!风险点涉多条公交、超市中国咖啡消费高速增长,约千家麦咖啡明年开进三线城市爱奇艺发布2022Q1财报: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会员规模和会员营收双增长
- ·追问:富荣中短债单日暴跌超12%,一跌成名背后是何原因?
- ·妇炎洁“洗洗”营销终翻车:仁和药业为“低俗”道歉 涉事产品仍在售卖
- ·2分钟读财报 | 芒果超媒综艺“遇热”股价“遇冷”一季度营收净利五年首次双降
- ·南华期货:督促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简评
- ·哪些省份最舍得在研发投入上“砸钱”?最新数据出炉!
- ·被指放贷捆绑搭售不良资产,内蒙古银行呼市分行成被告
- ·秘鲁中部附近发生7.2级左右地震
- ·北京本土感染者今日+16!社会面筛查+9,涉4区,其中海淀一地有6人感染
- ·中海商业在京扩地盘 地标却不好做
- ·央行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
- ·深圳抛出促消费“大礼包”:买手机、家电每人最高补贴2000元
- ·上海银保监局多措并举打击“退保黑产”
- ·两名高管被列入“黑名单”私募上海民享因失联被强制注销 重罚之下行业严监管成共识
-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哪来的什么“海峡中线”?
- ·专访金李: 保市场主体才能保就业 二三线城市制造业存在用人缺口
- ·发力东南亚!特斯拉据称准备进军泰国 最快今年在印尼建超级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