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电子烟被“弃”是控烟的另一场胜利
老鹰 日前,弃电子烟税费调整,媒体国家开始向电子烟征收36%消费税,电烟该税收变化也传导到了消费终端。被控目前,场胜市场大部分电子烟主流品牌已经完成价格调整,弃其中消耗型的媒体烟弹价格涨幅最多,调价幅度普遍在20%到50%。电烟加之此前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被控对年轻消费者极具诱惑力的调味电子烟,一些消费者也正因为品种少、场胜价格高而放弃电子烟。弃(相关报道见04版) 当前,媒体我国控烟工作存在两大“战场”,电烟一个关于传统卷烟,被控一个关于电子烟。场胜针对传统卷烟危害,通过烟盒包装警示、公共场所立法禁烟等方式,取得一定的控烟效果。针对电子烟消费,通过“禁甜”、征收消费税、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也初步看到了控烟效果——一些烟民决定放弃电子烟,正是这种效果的直接体现。 无论是传统卷烟还是电子烟,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以电子烟为例,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表示“电子烟是有害的,且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其可以作为戒烟工具”。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参与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也明确指出,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也正因此,我国打响了针对电子烟的“健康保卫战”。比如“禁甜”,既能减少调味电子烟对成年人的诱惑,也能防止未成年人加入烟民队伍。向电子烟征收消费税,既是参照卷烟规范管理电子烟,也有抑制电子烟消费的作用,征税后电子烟价格涨幅高达20%,部分烟民自然要算经济账。至于部分地方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压缩了电子烟的使用空间,不利于电子烟消费。 在此情况下,有女性烟民表示,正在控制自己吸电子烟的习惯,“家里还有点存货,打算抽完就戒了。”还有一些烟民认为,电子烟现在不仅涨价,购买也没有原来方便,口味也变少,于是打算放弃电子烟。如此一来,曾经一度颇为流行的电子烟消费热,有望降温并回归理性。 电子烟被部分烟民抛弃,说明相关措施取得积极效果。这也是我国控烟工作的另一场胜利。不过,也要看到,目前仍有不少人正在抽电子烟,既不在乎涨价,也不在乎口味变少;还有一些未成年人因为抵不住诱惑,开始抽电子烟;此外,仍有商家私下偷卖调味电子烟。所以,针对电子烟的控烟行动还不能松劲。 首先,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引导烟民尤其是未成年人意识到电子烟对身体健康也有危害,增强公众对电子烟诱惑的免疫力。其次,彻底堵上调味电子烟、网售电子烟的销售漏洞,对违规销售行为严肃依法处置。再者,加大立法控烟力度,更多地方应当立法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还应该立法规范电子烟包装设计等。 尽管在与电子烟的博弈中很难快速取得完胜,但只要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理念,持续推进与电子烟有关的控烟工作,控烟效果就会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烟民也会渐渐放弃电子烟。与此同时,也要警惕某些烟民放弃电子烟后,转而抽传统卷烟。在控烟问题上,必须一手抓传统卷烟,一手抓电子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董事失联、股权被责令转让,安信信托风险处置“插曲”多
- 英特尔跌超3% 英特尔大幅下调其Mobileye业务估值至200亿美元以下
- 高盛或将面临最大规模洗牌 知情人士:主要业务重组为三个部门
- 规模破16万亿!十家银行理财子单季增超1.5万亿,这类产品整改打响\
- 冬季游逐渐升温 四川文旅深度融合成旅游新热点
- 字节跳动裁撤派对岛项目团队
- 华为鸿蒙OS 3隐私安全升级!23款机型10月推送首批正式版
- 亚洲信用债每日盘点(10月17日):中化集团跌幅较大,上周利差走阔50-100个基点
- 广发黑色金属日评:钢材宏观预期转好支撑远月价格,建议关注1-5反套机会
- 聚焦基本面 百亿级私募关注绩优股投资机会
- 丛亮:粮食事关国运民生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 发挥头雁效应 五大行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
- 拉夫罗夫回应德国外长挺乌言论:真是荒诞的坦白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落地 助力稳经济大盘
- 华泰证券:首予福莱特玻璃买入评级 目标价25.2港元
- 10月17日复盘:沪指呈现5连阳 A股或还有更大反弹
- (中国这十年)辽宁奥运冠军数量全国第一 为中国体育“添彩”
- 国家发改委: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已完成,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 10月17日银行早报:六大行集体发声支持实体经济,养老理财扩容提速
- 港股回购潮再起 创金合信基金李志武:港股进入极为难得的布局良机
- 搜索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