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仍有提升空间

百科 2025-07-09 00:35:30 1

证券日报    苏向杲

据银保监会日前披露的金融上半年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成绩单”显示,截至6月末,服务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6%;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2021年全年下降0.3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续贷、小微信用贷、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9.46%、质效30.11%、提升17.22%。空间

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金融一方面,服务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小微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转弱,企业尤其是质效4月份、5月份企业的提升融资需求出现明显萎缩;另一方面,二季度以来,空间部分小微企业信贷质量恶化,金融对商业银行增加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意愿产生扰动。

成绩固然可喜,但也应该看到,目前金融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持续优化、改革。

首先,市场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发挥作用。

监管部门此前曾要求,今年各地要实现辖内法人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总体“两增两控”目标。此外,部分地方监管部门还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未达到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的银行进行专题约谈。

这些政策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小微企业贷款明显增长,对“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意义重大。但对商业银行而言,更应解决小微企业贷款的可持续性:一是风控是否到位;二是收益能否覆盖成本。若忽视这两大问题,即使实现短期目标,中长期也难以继续发力。基于此,商业银行应持续、稳步深化改革,通过持续创新,实现风险定价进一步市场化。

其次,小微企业金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依然存在。

部分“头部”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而一些长尾小微企业依然存在供给缺口。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获客难,小微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大部分企业地理位置相对分散,导致企业获客成本较高;二是风控难,小微企业通常在融资上呈现出“三无”(无抵押、无报表、无信评)与“三高”(高风险、高成本、高定价)特征。

为解决上述问题,年内监管部门已下发多份文件,从尽职免责制度、绩效考核机制、风控管理体系、政策效果评估等维度,助力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

除此之外,还可从以下三方面发力,解决供需失衡。

一是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解决风控难题。监管部门可加强与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联动,推动各级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涉企数据共享,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强化对金融科技的应用。在获客层面,科技手段具有获客速度快、边际成本低等优势;在风控层面,一些平台利用数字足迹积累起来的大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可提升银行的风控效率。

三是推动增信机构为小微企业赋能。近两年,一些大型险企通过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为小微企业增信,效果明显,显著帮助大量中小银行提升了风险分担能力。

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唯有持续提升小微企业的金融获得感,才能为“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本文地址:http://flash.kalent-zaiz.com/html/88c3609955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突发!昊志机电董事长被立案,涉嫌内幕交易

2022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证券分析师评选投票机构公示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电子烟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红杉中国独家捐赠,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揭晓

华测检测: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五连增 逼近30%红线

万科云上市:郁亮称相信时间价值,当年万科发行B股 七年才解套

零跑汽车成功港股IPO募资60亿,刚上市市值蒸发224亿

游戏大厂,大步出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