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用货币遭受严峻考验,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地位继续提升
冉学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月31日发布的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2021第四季度,信用续提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货币占比,由去年三季度的遭受2.66%升至2.79%,位居全球第五位。严峻人民币外汇储备的考验规模也由去年三季度的3201.5亿美元升至3361亿美元,这是人民IMF自2016年开始公布人民币储备资产以来的最高水平。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提升的币作备资背后,一方面是为储位继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一方面则是产地目前全球范围内信用货币正在经受严峻考验。
从新冠肺炎的全球肆虐到俄乌战争的爆发,信用货币被推上了历史的信用续提前台,货币成为制裁或者反制裁的货币工具,这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遭受
不同国家或者民族之间爆发战争,严峻利益各方会不同程度的选边站队,其本质上是信用的大分化,是相互信用的削弱或者破产,本来就是对信用货币的一次戕害,但是一旦各方拿信用货币用来制裁反制裁的时候,这就让信用货币雪上加霜,信用货币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人类几百年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贸易结算和信用网络可能受到重大伤害。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戈皮纳特表示,西方在俄乌冲突后对俄罗斯发起的金融制裁可能削弱美元主导地位,导致全球金融体系更加“碎片化”。
这次对全球原油的金融体系最受冲击的是美国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储备资产,把俄罗斯部分商业银行踢出SWIFT结算体系等等。这样的制裁措施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部分跟美国等西方阵营存在潜在利益冲突的国家可能就不会采用美元作为储备资产,未来可能会储备粮食石油钢铁黄金等大宗商品,或者自建小型贸易团体的结算体系等等,这不仅仅是削弱美元主导地位的问题,而是大大增加了贸易成本,并且对经济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比如大宗商品的价格会上涨,或者大幅波动,储藏大宗商品需要巨量成本,并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等。
欧美的制裁措施出来以后,已经出现了在货币金融领域的一些此前没有出现过的现象,比如印度就已经有声音打算在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中使用卢布和卢比的直接结算,当俄罗斯的原油出口受到欧美的抵制时,价格暴跌,印度乘机大肆购买廉价原油。
俄乌战争爆发后,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沙特阿拉伯正考虑使用人民币而不是美元来向中国出售部分石油。
其实,绕开美元进行直接交易的努力和探索近几十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最终都无疾而终,原因是很复杂的,货币作为一种基于信用基础的等价物,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是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比如国际储备货币,并非简单的经济发达和政治军事的实力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比如,如果俄罗斯和印度之间的能源交易采用卢布和卢比的直接交易,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给了印度石油,俄罗斯拿了印度的卢比,俄罗斯要这些卢比做什么,印度缺乏俄罗斯所需要的高科技、奢侈品、大型现代化的先进设备等,印度跟俄罗斯交易拿到卢布之后,除了能源还有军火,这基本就退化到了以物易物的时代。
实际上,他们最终的交易必须使用欧元或者美元,毕竟交易最终的目的还是利润。
现在最见效的一着是俄罗斯支持卢布汇率的制度。3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4月1日起非友好国家公司应当先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账号,再经由此账号支付所购买的俄罗斯天然气。普京说,天然气交易使用卢布支付,这是向俄罗斯金融主权迈出的一步。
这一招立竿见影,卢布兑美元汇率飙升,4月1日卢布对美元汇率一度升至81比1以上,为2月23日以来的首次。这标志着卢布对美元汇率在经历短期狂跌后,强势回归至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发起对俄制裁前水平。
而就货币结算来讲,俄罗斯出台这个政策基本就瓦解了把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后的制裁效果。
欧洲国家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石油的依赖目前根本没办法克服,那么如果继续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则欧洲国家必须用欧元或者美元换卢布,卢布汇率飙涨。
什么事情有一利就有一弊。俄罗斯和欧洲的能源合同都是长期合同,单方面改变结算货币是合同条款的重大变化,合同各方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这种方式类似于制裁,是对货币信用的重大戕害。
欧洲国家是反对的,这会逼迫他们采取措施摆脱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过度依赖。比如德国已经意识到自己对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因此,德国已计划对扩大可再生能源追加补贴,以确保到2030年,80%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德法均认为有必要尽快在欧洲启动共同的氢能源网络——“欧洲的能源供应必须适应未来”。
而就货币本身而言,俄罗斯此举将卢布的比值彻底与石油天然气绑定,其背后的信用基础就是石化能源,就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尽管与能源绑定,也不可能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当其他进口国家纷纷转向新能源或者向其他地区寻找进口源替代俄罗斯能源时,卢布的升值就肯定是暂时的,考虑到货币的生存根基是信用,这种状况将会愈演愈烈。
因此,人民币汇率去年以来的强势和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占比的上升都是全球经济金融秩序重构的表现。
- ·押注新能源的副作用?汇添富优选回报基金单日跌9%,比股票都惨
- ·玉米:持续集中到货 北港高位承压
- ·北京银行首席信息官龚伟华:数字化转型成为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
- ·婴配粉“国产替代”放缓,外资奶粉业绩集体复苏
- ·违规推介第三方指导客户交易 华安期货一员工收警示函
- ·国家医保局:医保改革后参保人将从三方面获益
- ·他们为何继续“做多中国”
- ·如何防止“鳄雀鳝”入侵?这一“中国方案”值得期待
- ·阿根廷爆冷,2018年世界杯的梅西表情包又火了
- ·Fisker一度涨近30% 创21年2月来最大盘中涨幅
- ·维多集团CEO:下半年油价将涨至90-100美元
- ·鼎益丰走钢丝,有业务员投资近百万被套牢,仍称“等公司挺过去了再推荐”
- ·智评理财吸金榜||10月城农商理财公司吸金榜出炉,上榜产品平均募集达6.36亿
- ·全国最“有钱”的十座城市:北京资金总量超20万亿,苏州排第9
- ·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ESG助力银行业,中国有引领和超前的可能性
- ·厉以宁讲述《证券法》出台始末
- ·Q2业绩及展望均不乐观 花旗将美敦力目标价下调至85美元
- ·刚刚!巴菲特发出警告!股东信八大金句速看!美一飞机坠毁,无人生还!甲流上热搜,如何防护?
- ·中国在线旅游平台:部分机票价格回落,境内外旅游加速回暖
- ·华南美国商会:75%受访企业计划在华再投资,广州连续六年成最受欢迎投资城市
- ·高盛:2023年美股料延续熊市,看好亚洲股市
- ·光峰科技业绩快报:2022年营收25.5亿元,同比微增2.1%
- ·重磅改革!港交所允许无盈利科技公司上市,时间表:下个月!
- ·中央工作组赴宜春督导锂矿开采,选矿企业停产对行业有何影响?
- ·市占率、新能源渗透率均破50% 10月自主品牌“笑傲”国内车市
- ·俄媒:普京称,世界须改变,俄反对构建只为美国利益服务的新世界